呼吸07:学习享受冲突。学习保留做泼妇的权利。
记录近期由工作上的一个坏情绪前引而出的反思。虽然在那个当下,自己是被情绪控制了,可是有很迅速地反应和反思,以及给予自己非常大的认可和抱持。恭喜自己开启快乐大人生活的新阶段!
🤳结论:
学习直面冲突,享受冲突。
学习做泼妇,保留做泼妇的权利。
保留相对理想的认知,但不在职场中相信。
💣前情与触发点:
我的部门是行销企划,不定时会有一些灵感发想的脑爆会议,大家聚在一起交流新的想法或是近期的关注。
今年是我们门店的十周年,关于十周年策划的脑暴会议预热了很久,从年前就一直在提起要为这场会议做准备。甚至在年前跟合作单位的碰头会上也确定了今年一定要做的几个方向,会议邀约的邮件里也罗列了需要重点发想的方向。基于此,我以为大家都有很多想在这个时间节点实现的想法,我以为这个发想是大家共同的重要工作,需要每个人都认真去思考,至少是去搜索相关的案例与资料。
但是这些都是我以为。参加会议的有两位设计,加上我在内的三位行销,和两位实习生。最先分享的是两位设计,都很用心准备了很新颖和完整的发想,案例和参考也很丰富。然后轮到我,我只是分享了一些既有的经验想法、顺着邮件框架里的方向继续延伸内容还有最近在关注的新书动态。于我而言只是在完成这项任务,没有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构想新的创意,虽然我还带了坪山美术馆三周年展览的纪念周边跟大家分享产品设计的巧思。
原本我以为我分享完就要听其他行销同事的发想了,结果一位是没有准备内容,一位是准备得非常仓促简略(是去年合作方一个新活动的公众号链接)。突然就感觉有点难过。
🧠第一轮思考:
这次会议让我才意识到关于“team”的共识是不存在的,即使我们过往经常把这个词挂在嘴边。让我感觉,需要遵循的秩序被破坏了。理智上我明白,我不可以用我对工作的理解和态度去衡量、约束其他人,但情感上让我感受到难过。我为这个“team”只是镜花水月的泡影感到难过。我为自己已经工作三四年还没有认清现实还保留着一些理想主义的认知和想法感到难过。
我会难过其他同事的案子都会让我去帮忙发想,可是我做案子时不会有人来帮我发想,我也很希望在灵感枯竭时有人一起讨论。一直在标榜着团队合作,可是于我而言好像没有收获过团队给予的支持,反而需要一直输出内容给团队。我也很想学习新的视角,我也很想收获不同的碰撞。
我现在还能回想起会议室里领导询问大家看法时的沉默,甚至感觉这份沉默与无所谓显得我很较真。可我只是基于我的认知,去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我觉得我已经在用摆烂的态度去执行一些任务,只是潜意识里我仍然相信那些理想的东西,甚至在职场里相信。
💣第二次触发点:
还没有从“team”的冲击中走出来,在隔天同事的提案会上就看到我在脑暴会上提出来的想法一字不差地出现在投影屏幕,title已经变成了同事的提案。理论上,我知道应该是领导让她加进去的,但是这两个人都没有跟我提及这件事,反而同事还来找我要我的分享ppt,说她要参考一下。情绪在瞬间爆炸。是不被尊重,以及被不公平对待的感觉。
领导和同事都没有提前征得我的同意,甚至连知会一声,同步一下都没有。会感觉没有被领导尊重,在对方眼里我只是一个生产工具,而不是一个有创意想法的人。会感觉没有被同事尊重,对方可以完全不工作只问我要就好,因为知道我会保持体面不会表现出生气。会感觉大家都没有团队精神,不是把我当成“队友”,而只是“使用”我的能力。
早上领导又喊我和同事对焦同事的方案进度。这份方案本就是同事负责的,但老板说里面要加上十周年,所以喊我把十周年的内容加进去,理论上这份方案的完整性和呈报应该都是同事的责任。
制作的时候我只提供了领导明面上说要我做的内容。期间领导和同事有多次直接提出的修改意见,然后很多不应该要我做的内容同事她都会转达给我,经历过前几次的对接此时我的态度已经开始转变,历程大致为:我直接修改了(因为想对我提出来的内容负责)——我修改了最核心的内容,整体和引子让同事修改(本质上这份方案是她的工作,我只保证我输出的内容没有问题)——询问是说要让我修改吗?(既然领导没有找我说要我修改我的part,那就说明没有我要处理的部分,那就说明修改不是我的工作)
就在刚刚我已经听见了领导跟同事说哪里哪里要调整,没想到同事又直接把那个需求转达给我,于是对话变成了:
同事:吧啦吧啦讲领导说要修改和添加;
我:是说要我修改吗?
同事:吧啦吧啦讲为什么要修改和添加;
我:嗯嗯所以呢?
这个时候同事也一直没有直接回复我“是的,就是说要你修改”,而我坚持反问,所以到最后她才说“如果你很忙的话那我来添加吧”,我回复她“哦”。(即使这个添加的内容也是我在脑暴会议上分享过的,已经有现成的资料,直接插入进方案里即可)
🧠第二轮思考:
我才后知后觉,好像每次和这位同事有合作的内容时,她总是扮演一个“传达者”的角色,而那些本应该是她负责的任务,最后都是我因为感到尴尬/想要我负责的部分没有问题/感觉身为团队的一员需要行动而去推进,去push让事情落地。
人真是很奇怪,或者说中国人那些骨子里的“约定俗成”真是好奇怪。我其实不算是讨好型人格,但潜意识里还是会害怕有冲突,担心被讨厌。每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我都选择了沉默和退让,希冀以回避冲突的方式让事情得到解决,结果是受到伤害的只有我,甚至让别人能够侵犯我的范围变得更大。
而回避的冲突也并没有消失。那些所谓的得体和大局观只是隐忍,以我这样时不时脆弱的心态很容易陷入受害者心理。我应该在我的利益被侵犯时强烈地表达出拒绝和气愤,应该明确表达我的需求和态度。直面冲突,允许自己被讨厌。理智地、清晰地知道自己是对的,就ok了。
被讨厌是没有关系的。因为真正爱我的人应该会和我三观一致且不会让我吃亏,那我自然是不需要去做“被讨厌”的事情,即使做“被讨厌”的事情也是会被理解“动机”的。就像跟许老师讲这件事的时候,前半段我的表述充斥着大量的抱怨情绪,许老师是打断了我,开始跟我讲不同的角度。我开始处在情绪里的时候会觉得她为什么一直打断我,都不让我讲完整,可是听完她的话才反应过来我确实是在发牢骚,抱怨传达情绪,她跟我讲的内容是在让我厘清关系和我可以做什么,所以到最后我并不会因为这个打断而”讨厌“她。
🙉
我还很天真的地方是很容易被领导老板的一些话术带进她们的语境中,本质上我只要做我所在的职位应该要完成的工作就好了,我的任何想法只要和自己的工作内容结合呈现出来就好了。这份工作于我而言,只是让我获得薪水和个人成长就好了。对待同事的态度应该像对待父母那样心平气和,这些人都应该是我生活里可有可无的npc。
我的热忱应该放在值得的人和事情上。不应该放在职场和给别人打工上,再不济也应该是放在我自己的工作上(指卖肉片和其它产出)。
我应该学习沈奕斐老师,我要保留我做泼妇的权利。
因为泼妇从来都不吃亏的。
🤳总结:
学习直面冲突,享受冲突。
学习做泼妇,保留做泼妇的权利。
保留相对理想的认知,但不在职场中相信。
以上!
祝大家都可以快乐工作,不会被工作上的情绪消耗,做快乐大人!
从态度和能力来看,他们不配做你的同事,只适合做你的下属。